13 Reasons Why(漢娜的遺言)
- 作者: Asher, Jay
- 原文出版社: Razorbill
- 原文出版日期: 2017/03/07
心得
建議看完書再看影集,雖然影集比較好看,原因是小說的視角是第一人稱,所以對於身邊的人不論是個性或特質會比較深入,而影集是建立在小說的基本架構,又原創了許多人物對於同一件事件的看法。原文書的難度不會太難,適合一般人。
我想談談霸凌這件事,可能是我比較幸運或不諳世事,我比較少聽到身邊的人遭遇到霸凌,根據Kim Zarzour的《Battling the School-yard Bully》及Dan Olweus所定義:「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複的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但長時間是多長、負面行為又是指怎樣的行為,可能有人就會說只要一個人的身心靈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就構成霸凌(至少我是這樣覺得),但容易玻璃心的人怎麼說,有些人就是容易走心,就是覺得人的話中有話,就是覺得被針對(我真的遇過),這樣的人該如何避免?這部影集為什麼推是因為受害者曾試著求救且不是可憐必可恨的角色,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溝通與求救,但試問有誰擁有足夠的”勇氣”與別人述說自己的難處,尤其是父母與老師(可能連和父母通電話都是幾個月前的事),所以這多了很多討論的議題和空間,包括親情、人際甚至犯罪,尤其是書中的十三個角色至少都犯下間接殺人,我們什麼時候會需要為別人的死負責?可能只有遺書知道。認識越多人,越需要細心維護每個人的關係,尤其是老師,小說與影集唯一完全不改的段落是最後向老師求救的那一段,她仍然想要給這遭透的世界一次機會,但我們知道,她/他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