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礼の年(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礼の年(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 作者: 村上春樹
  • 原文出版日期: 2013/04/12
  • 譯者: 賴明珠
  • 譯版出版社: 時報出版
  • 譯版出版日期: 2013/10/01

故事大綱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一如字面上的意思,不只是名字當中沒有任何的顏色,連個性、想法甚至興趣或缺陷,就像沒有顏色那樣”普通”的活著,會這樣說是因為高中時代可以說人生中最好的朋友,體育健將藍仔、頭腦睿智的紅仔、藝術才華洋溢的白妞以及生動活潑文科又好的黑妞,正如他們的小名這樣,與他們鮮明的對比,沒有色彩可以說相當的貼切,而這五個人也”盡量”一起行動,一起參加活動、上課、打鬧…,也很有默契的不參雜過多的男女意識在其中,每個人在維持巧妙的平衡中,都各司其職,作就這樣耽溺在這樣的關係中,而平衡卻在升上大二寒假的某一天,被一通電話打破了,毫無預警的多崎作被另外四個人無情切割,”抱歉,請你別再打電話到我們每個人的家了”藍仔說。自此之後的十六年,這件事有意無意的纏繞著作,剛開始的半年甚至每日與死亡的想法為伍,百思不解的關係被硬生生扯斷,就像掉在空中的鋼索莫名墜落,失控又深不見底。十六年後,被某人建議應該重拾每個人的關係,至少,應該聽聽當時的說法…

心得

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和上一本《被放逐的孩子》很像,我認為也是在說被放逐這件事情,而故事的開頭,就有許多的名字乍現在腦中,像是《我英》的綠谷出久或是在小學、國中之類的時期遇到的一些人,像是普通的人,沒有過多的交集但卻極其普通,這沒有好壞,只是挑戰永遠在自己,接受普通、平凡或是沒有太大的挫折或作為,就像日常校園番劇的男主角一樣,或甚至不想永遠平凡而積極充實自己,完全操之在己,但這件事和放逐有甚麼關係呢,我想他應該就像李斯特的《巡禮之年》一樣,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這樣的個性是伴隨著自己的,就像書中提到的,世上罕見的擁有第六根手指的人,通常也沒有多罕見,大約五百人中會有一人,但通常會在出生時,依父母要求而事先切斷,而我認為第六根手指其實就是暗指多崎作,應該說他像是高中時期的作,自認可以被取代、沒有特色,所以看起來沒有特色是否注定要在一個團體中擔任被放逐的角色?就像我說的完全取決於自己怎麼想,到中後期,與那些昔日好友會面的作,我認為有在慢慢面對自己不是一個無色彩的人這件事,找到自己的價值,就需要與自己對話,即使脫離群體也沒關係,因為還是在”社會”的這個大群體中,早期我也會有群體就是一切的意識,也會很看重被接納這件事,但跟隨每個人的想法,並依偎在格格不入的環境中,很累也很不必要,就像黑妞對於作的註解,他是心理強大的人,所以面對問題,即便被割捨,他也能自行在黑暗的深淵前行,但這不代表完全不用顧慮別人的想法,同理心還是要有的,只是不需要把團體想的過於重要,以及接納自己有沒有顏色的這件事情。

這本還有討論到歸宿的問題,被驅逐團體意味著必要的歸宿沒了,找到自己的長處也是尋找歸宿的其中一種方式,我的歸宿有家、朋友、興趣以及專業,少了一個,都不會是完整的我,但是人生中的階段誰說的準,面對AI,我的專業可能最後一文不值;面對傷病,可能我的興趣也不再;面對流言蜚語,可能朋友也會離我而去;面對各種可能,家庭不再接納,等等,但至少我可以從這本書知道少了歸宿的人會是甚麼樣子,雖然不能說可以解決問題,卻也有一些心理準備,與自己積極的對話總是好的

這一本我一定會再看一次